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 徐鹏展
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交通运输推动经济融通、人文交流的作用,深刻敏锐地提出了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的时代特征,发出了“交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动员令,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作为承担行业通信、导航、信息化职责的部属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主旨讲话精神,全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及创新应用,加速构建“感、传、智、用”的综合交通运输数字化体系,增强交通运输发展动能,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努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一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泛在感知网络,实现要素“数字感知”。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我们初步实现了交通基础设施、载运装备、运输服务、行业治理等领域的信息化和部分要素数字化。实现了长江干线2687.8公里电子航道图数据及航道航标等监测信息的采集、互联;建设了基于北斗系统的重点营运车辆监控与调度系统。700万余辆营运车辆、5万余辆邮政快递车辆安装北斗终端,内河沿海船舶定位导航设备普遍支持北斗系统,央企远洋船舶基本安装了具备北斗定位及短报文功能的通导一体化终端。建设了沿海及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站200余座,为营运车辆、国内航行船舶提供北斗高精度导助航服务。面向行业提供亚米级影像数据分发与增值服务,全面推进交通遥感应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推进数据资源赋能交通发展,全面实现交通运输要素数字化是赋能作用充分发挥的基础条件。我们要加快构建基于陆、海、空、天各维度的一体化感知网络,实现对基础设施、运载工具、货物等航运全要素实时、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主动感知;建设北斗高精度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具备为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能监管等新业态提供精准时空服务的能力。
二是构建交通通信信息网络主骨架,实现信息“无缝传输”。多年来,我们持续建设和发展了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国际海事卫星系统、交通应急宽带VSAT系统,为全球海陆空交通运输提供了全天候、多方位、高质量、高效率的通信保障服务;建设和贯通了全国高速公路光纤网,总带宽达29.8G,覆盖30个省会城市、176个地级市。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促进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要求,我们要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全球覆盖的交通安全应急卫星通信系统和交通VDES(甚高频数据交换系统)等通信信息系统,融合海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高通量卫星、高速公路光纤网、4G/5G等多种通信方式,搭建天地一体的综合交通信息通信网,为交通运输提供全球覆盖、高可靠、大带宽、低延时的语音、数据等融合通信传输能力。
三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数据枢纽,实现数据“精准鲜活”。目前,我们汇聚了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海事监管、国际物流等领域的核心数据资源,初步建成数据资源汇聚平台和共享交换枢纽。习近平主席指出,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我们要加快推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领域业务系统数据互联互通,打造综合交通运输分布式算力体系,实时汇聚和共享政府、企业的数据资源,形成以数字资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打造集约高效、开放绿色航运大数据服务体系,形成数据分级管理和安全防护机制,实现数据的精确分析、精准管控、精细管理,具备向行业内外提供便捷数据交换的能力,具备向全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公开检索和引接能力。
四是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信息服务生态,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目前,我们已经建设运行了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系统,保障国内、国际运输安全;推动了全国道路、水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和铁公联程运输信息共享,为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要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新要求,我们要持续发展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信息系统,加快构建绿色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促进供应链上下游各产业信息普遍聚合与综合应用,构建社会广泛参与的智慧物流信息服务生态;建设全国综合旅客运输信息服务系统,推动“一票联程”服务,实现铁、公、水、空无缝衔接的高效便捷出行体验,构建智慧出行信息服务生态。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精神,全力当好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我们要全力激发数字交通活力,增强数字效能,优化行业数字生态,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推进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感、传、智、用”综合交通运输数字化体系建设,构建行业发展新生态。(转自中国交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