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的车辆“限购”“限行”还要持续多久?拥堵问题能彻底解决吗?如何把交通安全事故降低90%?我们离无人驾驶还有多远?未来城市会是什么样子?
近日,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其新书《智能交通: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对上述问题集中阐述了他的思考,并根据百度在国内30个落地城市的案例,尝试给出一套交通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方案。
李彦宏的新书。
李彦宏:5年内不再需要限购限行,10年内基本解决拥堵
李彦宏的《智能交通:影响人类未来10-40年的重大变革》,被业界视作国内首部系统阐述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和前景的专著。
在书中,李彦宏描绘了这样的图景:城市拥堵问题可以通过智能交通更好地解决。他指出,通过测算,以车路协同为基础的智能交通,将能够提升15%-30%的通行效率,5年之内,中国的一线城市将不再需要“限购”“限行”,10年之内,靠交通效率的提升,基本上拥堵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近几年,李彦宏一直在关注自动驾驶的相关问题,百度还负责无人驾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
而李彦宏的雄心,远不仅限于自动驾驶。从解决交通安全问题入手,李彦宏不断深入和放大关注的尺度,百度的发展方向也从自动驾驶,逐步延伸到车路协同、智能交通、数字城市运营。
“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在该书序言中评价,《智能交通》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探索,作为企业创始人,李彦宏没有拘泥于百度自身的技术产品细节,而是从更具历史观的视角入手,思考交通与经济社会的辩证关系、梳理交通智能化的发展脉络、展望交通运营管理甚至人机关系的未来形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潘云鹤则在该书序言中评价说,作者从自动驾驶切入,逐渐向车路协同、智能信控、智慧高速、智慧停车、智能交通运营和服务等领域扩展,建立起一个关于智能交通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的系统架构,其意义深远。
何为“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聪明车智慧路助实现一路绿灯
“聪明的车”、“智能的路”,一个智能交通系统应该能够解决拥堵问题,而智能交通系统并不依赖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李彦宏在本书自序中写道,它要长期面对行人、有人车、无人车等各种道路上的目标混杂移动的局面。因此,要综合考虑各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根据全量实时的数据,作出最佳的调度。
李彦宏进一步指出,一个智能交通系统,需要有一个专属的运营商,不断优化这个系统,不断提升交通的效率和可靠性。而从更宏观的角度看,智能交通是未来数字城市运营的缩影。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将给交通、城市甚至经济社会带来颠覆性的创新和深远的影响。
“智能交通实在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智能大系统。”潘云鹤举例子说,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群,符合一种群智系统的结构模型。在此模型中,汽车群若要高效安全地行驶,公路平台的路面和信息供给水平十分重要。“我很高兴地看到,此书专辟了关于智能交通的运营和服务等数章。这方面的创新研究和实践,一定能推动和引领国内外智能交通的新发展。”
李彦宏介绍,广州市黄埔区采用了百度Apollo的ACE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在城区6条主干道实施了动态绿波的控制策略,每条道路平均行程时间下降了25%,平均遇红灯停车次数由3-4次下降为0-1次,其中核心干道开泰大道东往西方向实现了一路绿灯通过12个路口。广州市黄埔区通过建设“智慧路”,让开车的市民一路绿灯通行,不再依赖“好运气”。
据了解,针对单点路口场景,智能交通系统可减少绿灯空放情况,缩减车流的等待时间。对于主干道连续多个路口场景,智能交通系统则能够实现在不同的交通状态下,主车流方向不停车或少停车通过沿线多个路口,也就是俗称的“绿波”交通。
智能交通多个问题待解:
信号灯还是设计给人看的而不是给机器看
在展望智能交通的未来时,李彦宏也指出存在的几个问题:交通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大多数地方的数字化还未完成;信号灯还是设计给人看的,而不是给机器看的;摄像头的数据还不能实时处理;交通规则还没有为无人驾驶做过什么改变。他还指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交通法律法规的制定可能涉及很多部门,实施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小到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优化,大到搭建城市交通AI引擎;从公交到地铁,从公路到港口,交通各行业、各领域都在开展智能化尝试,局部的效率改善比比皆是。”李彦宏表示,尽管目前交通智能化还存在不足,但亲历了过去两年智能交通在一些城市特定区域的实践,看到技术给当地普通人的出行带来切切实实的改变,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充满了期待。
对此,潘云鹤寄语,以百度为代表的一批科技企业,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已经能持平甚至赶超欧美一流水准,智能交通的产业级应用也正在全国不同省市陆续展开。以此为基础,我国可以充分发挥在体制机制、市场空间、信息通信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构建中国特色的智能交通体系,争取发展主动,为广大民众建设一个更安全、更高效、更绿色的智能出行时代。
白春礼也表示,希望有更多企业家和创新企业愿闯、敢闯“无人区”,用原创性、根本性的基础研发创新支撑起应用技术创新。
南都见习记者 陈秋圆 发自北京